下岗养鸽人王卫国:工薪阶层的赛鸽传奇之路
- 更新日期:2025-04-05 13:15:01
- 查看次数:
在湖南省衡阳市鸽会中,有一位名为王卫国的会员,他是一名工薪阶层的养鸽人,全棚饲养着约80羽信鸽。自1998年下岗后,他以出租摩的为生,却始终坚持着对赛鸽运动的热爱与执着,这份坚持让他在赛鸽领域斩获了难以计数的优异成绩。
辉煌赛绩,实力见证
近十多年来,王卫国在各类常规赛中成绩斐然。在300公里赛里,他一举夺得冠军、亚军、季军各一次,还三次获得第四名,两次第五名、第六名以及第十一名,另有一次第十四名的佳绩。400公里赛方面,他两次在两市对抗赛中夺得冠军,还取得了第三名、第十名、第二十六名和第三十一名的成绩。500公里赛更是他的强项,七次冠军、四次亚军、六次季军,还有三次第四名、三次第五名、三次第六名,以及16次7 - 20名的成绩。此外,他还获得了700公里赛的冠军。在500公里幼鸽三关鸽王赛中,他也收获了亚军、第五名、第六名和第七名。这些成绩还不包括每次比赛指定鸽的成绩。要知道,衡阳市信鸽协会作为湖南省第二大鸽会,会员常年保持在400人左右,其中不乏花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引种的养鸽大户,王卫国能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摘金夺银,实属不易。
育种保种,不败根基
对于赛鸽而言,种鸽的优劣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作为工薪养鸽人,王卫国无法花费大量资金引进名鸽。他选定的种鸽是超远程配詹森,其中“430金母”(足环为:96回归杯 - 018430灰、砂、雌)成为了他的定棚种鸽。这只“430金母”是王卫国早期引进的上海超远程疏勒河(2424公里)124名同父母弟,后与上海名家朱益盛詹森鸽后代雌相配,作出直子,再通过母X子回血作育而成。“430金母”连配几羽高价引进的雄鸽,其作育的子代都能在比赛中获得冠军和高位名次。
在选种雄方面,王卫国有着自己的标准。他引进的种雄,首先要上手感觉满意,其家族(祖父母、父母、平辈、下代)需均有良好表现。即便引进的雄鸽自身没有成绩或成绩平平也无妨,但一旦与“430金母”配对后没有表现,他会立刻淘汰并重新选配。
随着“430金母”逐渐老去,王卫国采用多层近血的方法进行保种。他用“430金母”子代冠军与“430金母”母子回血作出子代,再用“430金母”和其他雄作出的子代中飞过冠军和高位奖鸽的兄妹或下代进行配对,作出近血鸽,然后将“430金母”母配子回血的子代与这些近血鸽相配,作出第三代种鸽,再与新引进种雄鸽相配作出赛鸽。通过这种重复回血再杂交的方式,“430金母”育出了小金母,小金母又育出四代、五代金母,代代都有冠军和高位名次鸽,这一方法被鸽界称作以母定棚法。如今,王卫国用“430金母”多层近血的三代、四代配从北京引进的克拉克原舍雄,作育的后代送公棚和地方赛也能高位入赏。例如,2017年送贵州公棚获29、117、195名;2018年获贵州和湖南公棚92、302、384、422名;2018年衡阳俱乐部500公里“金通杯”幼鸽赛获大团体赛冠军、小团体赛冠军,“金通杯”幼鸽赛12、17、18、22、55等名次;省500公里幼鸽赛湘南赛区11、14名。
精细管理,训养保障
王卫国的鸽舍有三个棚,每个棚面积约六、七平方米,包括两个落地种鸽棚和一个高架赛鸽棚。落地种鸽棚便于每天清理卫生时,通过粪便及时了解种鸽的身体状态。种鸽在作育赛鸽后,会将雌雄种鸽分棚单养,以保持良好的体质。高架赛鸽棚则能保持干燥卫生,减少赛鸽接触粪便感染疾病的几率。在非赛季时,他会在袋装赛鸽粮中添加30%左右的玉米喂养赛鸽。
在训养方面,前些年为减少赛鸽生病,王卫国一直用摩托私训100 - 150公里,三、五天一次,直到鸽会200公里训放才跟进。在500公里决赛前7天左右,还会私训两次100公里。但近些年由于年龄增大以及城市禁摩,他改变了训养方式。现在,他会在鸽会训放前半个月,对赛鸽进行30 - 50公里的短训五次以上,以减轻赛鸽的上笼恐惧感和应激反应。同时,在赛前两个月,他会对赛鸽进行毛敌虫、球虫、体内寄生虫和呼吸道的清理。
采访完王卫国,我们能深切感受到这位工薪阶层养鸽人的智慧与坚持。在如今经济实力雄厚的职业养鸽人不断加入赛鸽行列的背景下,王卫国的成功秘诀无疑为工薪赛鸽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