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名家徐伟:揭秘赛鸽“引种、血统、配对、指定”之道
- 更新日期:2025-04-08 12:19:43
- 查看次数:
“养鸽子对我来说就是一种纯粹的乐趣”,森林之星·天空之城的徐伟,一直走在时代前沿,在赛鸽领域同样如此。他不仅是优秀的企业家、艺术大师、篮球高手,更是一位对养鸽有着独到见解的赛鸽家。笔者依据赛鸽小迪迪2023年2月对徐伟的采访视频,整理了他在赛鸽“引种”“血统”“配对”和“指定”方面的独特看法。
血统:引种的关键考量
在引种方面,徐伟十分讲究血统。他认为,血统是不间断、连续同一主线下自身及直系亲属。很多人以名字冠名某某血统,但并非其所有鸽子都属于该血统。研究飞好的名家,要先明确上述血统定义,再通过血统书了解其育种思路是否符合这一定义。
徐伟以自己引种为例,他想引进既有速度又有稳定性的鸽子,首选南非太阳城赛事,因为那里是沙漠性气候且高温难飞。他发现德国的阿方斯赛绩出色,“波蒂”更是南非赛鸽史上的佼佼者。然而,深入研究后发现阿方斯的鸽子全是杂交,不符合他对血统的定位。相反,哈迪·克鲁格在南非太阳城成绩优异,每年交3羽参赛,连续约十年都有好成绩,且其血统表显示是几路鸽子连续近亲回血,保持了血统优势。
血统与家族:本质差异明显
从理论上说,家族是同一祖先祖辈下的亲属团体,通常延续几代。而血统在家族之上,它代表成绩,体现长期的近亲育种,反映赛鸽手的育种思维、方向和逻辑。家族可能只是某个人属下一路鸽子连续几代发挥出色,但缺乏育种和保种方法。
比如大卫·克劳辛,前几年在南非太阳城表现优异,有个配对家族成绩很好,大量售卖鸽子后却销声匿迹。这表明家族具有偶然性,而血统具有主动性和方向性,需要长时间建立。
育种配对:基于本能与逻辑
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是高级动物。鸽子归巢是本能,人类利用这一本能进行赛鸽比赛,这背后就是育种原理。人有道德伦理,不能近亲交配,但动物可以。徐伟在育种配对上不设限,采用同父同母配、同父异母配、父女配、母子配、姐弟配等方式,且实践证明父女配、母子配作出的鸽子也能参赛。
人们反对过分近亲甚至极度近亲,是因为担心公鸽或母鸽的缺陷基因重合,导致致畸性增加,产生劣质鸽子。但动物没有道德伦理的束缚,生出来不好的可以处理掉,而人类不能。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动物不怕近亲,只是人类无法承担近亲带来的后果。
指定:结果导向的实践
徐伟强调,前面所讲的血统和配对都是为指定服务。指定的目的是在比赛中赢钱,作为企业家,他注重结果导向,赢钱证明方法正确,反之则错误。理想状态是养少量精鸽,精准指定,但现实中很难做到。
他认为,在空间、能力和资源匹配的前提下,鸽子养得越多越好。因为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于质变,而质变由量变引起,但鸽子密度不能过大,要确保资源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