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發

  •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秋赛尾声:快速鸽手感鉴别经验大揭秘

秋赛尾声:快速鸽手感鉴别经验大揭秘

  • 更新日期:2025-03-31 13:34:16
  • 查看次数:

2025年秋赛已渐近尾声,各地鸽会或公棚在每个周末都会举办获奖鸽颁奖拍卖会。此时,如何挑选一只好鸽成了鸽友们面临的关键问题。今天,百科长知识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鸽友们鉴别快速鸽的手感经验,供大家参考,助您选到心仪好鸽。

一、心跳频率与博动力鉴别

上手鸽子后,应立刻用手指抵在鸽子胸腹下,用心感受其心跳频率的快慢和心脏博动力的强弱。心跳频率持续快速、博动声音大且有力,甚至能感觉到胸腹部血管血液快速流动的鸽子,是最佳的快速鸽。若几乎感觉不到心跳,或者心跳太弱、相对明显慢且平稳,这类鸽子适合长距离飞行;心跳频率高速但博动弱小的,是一般能力的中短距离鸽;而心跳频率平稳但博动较强且有力的,是既擅长快速飞行又耐力持久的优秀长距离鸽。需要注意的是,用这种方法鉴别鸽子,必须上手即刻进行,几分钟后等鸽子心态平稳,感觉就不准确了。若初始手指感觉不够灵敏,可把耳朵贴到鸽背上测听。

二、胸肌硬度判断赛距适应性

用手指按压被握鸽子的胸肌,根据胸肌“偏硬、适中和较软”三种基本感觉,可以判断鸽子适应的赛距。胸肌偏硬的鸽子适合短距离(500km内)赛事;胸肌适中的鸽子适合中距离(700km)赛事;胸肌较软的鸽子则适合长距离(1000km)赛事。

三、体型特点与赛距关联

鸽子上手后的体型感觉有平顺、趴卧和架膀三种。

  • 架膀型:双翅筋肉极为强劲,具有超强的爆发力,能在其极限赛距内高速飞行,常是中短距离赛的王者。
  • 平顺型:较为常见,属于“中性”体型,双翅在手中能保持自然紧抱身体的原有姿态,是追求“手感”舒适的最佳类型,适应赛距较广。
  • 趴卧型:鸽子上手后,头、躯干和尾巴向下弯,双翅下垂。这种体型能由体型获得一定升力,飞行最轻巧和省力,相对适合飞较长距离和难飞的赛事,不过在中短程赛距的优秀鸽中也能见到。

四、羽毛质量影响赛距表现

好的鸽子会有一身贴身且柔软的羽毛,可从柔软、紧薄和粗细三个方面审视羽毛质感,从油、粉两种性质区别防蚀能力。不易看出羽毛叠压边缘,通体羽毛紧抱融成一体的为紧;手感光滑、流畅如丝的为细;羽色偏暗(脏)的是油质羽毛,羽色亮丽、羽粉多的是粉质羽毛。短距离赛对鸽子羽毛要求没那么苛刻,而在中、长距离或难飞的赛事中,优质羽毛的优势会明显体现出来。

五、翅膀特征决定飞行能力

主羽形态

主羽从第三根开始有缝隙,且羽面排列成“百叶窗”状,越往上缝隙越大的翅膀,是典型的“快条”。最好的主羽羽条是底部宽、端部窄。不过,主羽羽条没有缝隙或者缝隙不大的鸽子,拍翅效率高,只要有好的气力,在一定赛距内也能获胜。

主副羽长度关系

主、副羽连接处等齐或主羽长于副羽的鸽子各有用处。主羽长的鸽子在同样距离可少拍几下翅膀,节省体力;主羽短的鸽子要多拍几下翅膀,飞得更快但消耗体力更多。许多鸽友会选择主、副羽连接处等齐或差异不大的鸽子,以适应各种赛距和赛况。

翅下羽毛状况

翅下有6排羽毛,以排列整齐、叠压紧密和在主、副羽连接处无“V”型开口为佳。最后第6排羽毛几乎等长于第5排羽毛时,翅膀升力较佳,飞起来更省力。短距离赛事注重力量,对翅膀省力程度要求不高。通常,快速鸽翅下羽毛多杂乱,长距离鸽翅下羽毛较整齐,可据此判断鸽子适合的赛距,但也有例外。此外,翅下羽毛与主羽的紧贴程度和鸽子健康状况及是否处于最佳状态有关,赛前观察翅下羽毛形态有助于判断赛鸽是否处于高峰期。

六、肌肉类型判断方法

鸽子有速度型和耐力型之分,判断方法是将食指和中指托在鸽子一侧翅膀(肩部)下面,在拉开翅膀察看前先往上抬一下或者几下。爆发力好的速度型鸽子不用诱导就会用力下压翅膀抵御手指力;耐力型鸽这种抵御力很小或者几乎没有,即便反复诱导也没用。好的快速鸽,尤其是正统的詹森系鸽子,拉开翅膀可感觉到整个翅膀在一阵阵、越来越快地抖动,极品快速鸽上手就有这种震颤感。

希望这些鉴别经验能帮助鸽友们在拍卖会上挑选到优秀的赛鸽,让您的爱鸽在赛场上一展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