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信鸽新秀何志敬:从新手到赛鸽赢家的逆袭之路
- 更新日期:2025-04-05 13:16:18
- 查看次数:
近年来,宁夏信鸽事业蓬勃发展。数据显示,各级信鸽协会、俱乐部会员超七千人,赛鸽棚达十五家,年发放赛鸽足环 60 万枚。在这个仅 660 多万人口的省级自治区,按人均平均数计算,信鸽行业堪称全国第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青年养鸽队伍不断壮大,为宁夏信鸽事业注入了强大活力。然而,多数养鸽者仍面临输多赢少、举步维艰的困境。如何改变命运,在养鸽道路上取得成功,成为众多鸽友关心的问题。
2019 年,笔者在采访养鸽新秀马楠后,偶然结识了另一位养鸽后起之秀何志敬。得知他在 2018 年秋季中卫赛鸽公棚交鸽 3 羽,荣获四关鸽王 7 位后,笔者心生好奇,决定前往银川市采访这位“骐骐赛鸽”鸽舍的主人。
何志敬今年 35 岁,身材高大,待人热情和蔼,居住在银川市光华家园。他的鸽棚位于六楼顶阁楼上层,约一百五十平米,全部采用木制设计,宽敞明亮且通风良好。虽是养鸽新手,但他的鸽舍划分清晰,分别设有种鸽棚、种赛鸽棚和赛鸽棚。鸽舍内有种鸽 18 对左右,种赛鸽 37 对,品种丰富,既有戈马利、杨阿腾、凡龙、飞龙、詹森等老品系,也有当红血系“奶酪”“哈利”等新品系。
何志敬自幼喜爱鸽子,初中时曾养过一段时间土鸽子,后因上学和工作暂停。搬到新居后,一次带女儿路过鸽市,女儿对白鸽的喜爱勾起了他童年的养鸽兴趣。在好友的建议下,他决定饲养信鸽。2013 年,他在做通家人思想工作后,建造了一座漂亮的鸽舍。
然而,前期引种并不顺利,引进的大多是失败品,参赛鸽子甚至连归巢都成问题。这让何志敬意识到,养鸽并非简单地喂粮食、买鸽子。一次偶然的机会,外地好友介绍了一位资深赛鸽教练,他于 2015 年外出学习赛鸽知识。学习归来后,他几乎淘汰了鸽舍里所有鸽子,开始引进当地实战赛鸽名家的鸽子。引种时,他更关注鸽主的人品,拒绝广告鸽,注重鸽子自身的价值。他认为,好鸽子的鸽主心里有数,一流的鸽子不会以二流的价格出售,拥有好的老品系鸽子时,还需要优秀的成绩鸽作为桥梁鸽。
在与何志敬的交谈中,笔者发现他思路清晰,理念直白。以下是他们的部分对话:
- 关于饲养赛鸽的目的:何志敬起初认为养鸽开心、鸽子能回家就行,但教练告诉他,既然养就要养好。同样的时间、金钱和投入,别人能获奖,自己的鸽子却只能回家,不如不养。养鸽要尽到责任,需仔细琢磨鸽子,不断学习进取。
- 对引种老品系和新品系的看法:他提到教练的话“强鸽先强种,强种必精种”,引种前要先了解自己鸽舍的鸽子,否则引进什么都没用。在激烈的赛鸽竞翔赛事中,老品系需要引进新血统鸽来溶血,不引进就难以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如今花几万引进一只鸽子的情况越来越多,若安于现状,就会被别人超越。
- 对现在赛事的认识:以前人们只关注前十,现在大家更看重鸽王的发挥,而且如今比拼的是比赛的梦幻联队,整体饲养水平都在提高。
- 引进鸽子与价格的关系:他认为关键在于鸽子的鸽质和自身机能。在名家大户处捡漏的可能性不大,好鸽子不会便宜出售。为避免买到不好的鸽子,要多摸、多看、多学习。不能只看鸽子的价格,而应考虑其实战能力和鸽主人品。同时,有好种鸽并不意味着就能天下无敌,还需要正确的饲养理念,赛鸽界高手众多,要想取得好成绩就得多学习。
2015 年学习归来后,何志敬的比赛成绩起初并不理想,但他没有放弃,继续学习。2016 年春天,他终于在鸽会进入前 3,在公棚也有进奖。此后,他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
- 2018 年秋:鸽会特比 500 元组 2 名,100 元组 33 名,50 元组 23、24、27 名;鸟之缘俱乐部 300 元组鸽王 11 名、鸽王 20 名;黄河公棚加站赛 111 名;玺恒祥公棚加站赛 95 名,4 关鸽王 11 名;中卫公棚 400 公里 47 名,决赛 150 名,4 关鸽王 7 名;宁夏灵武乐祥公棚春赛 5864 羽决赛 12 名。
- 2017 年春:小纳俱乐部 500 公里礼泉站 6 名、126 名;黄河公棚决赛 353 名。
- 2016 年:春季 500 公里礼泉站季军 212 名;春季 550 蓝田站 165 名;春季 700 公里全市联翔 24 名(兴庆区协会 18);秋季第一关 107、108、147、173、363 名;秋季第二关三原 8、77、138、162、169 名;秋季第三关蓝田 23、120、147、220、247、264、362 名;三关鸽王成绩 100 元组 28、99、110 名;三关鸽王成绩 200 元组,鸽王 12、53、56 名;黄河公棚 500 公里决赛 145 名。
何志敬抓了部分种鸽让笔者欣赏,这些鸽子上手感觉极好,不愧是名家大户的实战铭鸽。虽然部分种鸽年龄偏大,但他依然将其作为棚中主力种鸽。他引鸽看重原鸽主的人品和赛鸽自身条件,比如那羽 2005 年的戈马利老种鸽,他视若珍宝。他坚持用自己作育的鸽子作育赛鸽,认为这样心里有底。他还表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会继续引进更优秀的赛鸽与种鸽。
有了好的种鸽,还需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抓住机遇,让种鸽发挥最大效益。在激烈的公棚赛中,赛鸽管理要向科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养鸽者要有灵活的经营头脑。何志敬在种、赛、幼鸽的饲养、保健、训飞等方面都力求专业科学。他的鸽舍晒架巢箱设置科学大方,冬暖夏凉,安静舒适。饲料采用一线品牌赛鸽专用饲料,他个人偏爱凡赛尔饲料,并根据不同鸽子的营养需求和季节变化采用不同配方。保健品也会根据季节定时定期投喂。面对鸽界众多的养鸽秘籍和偏方,他有自己的主见,坚持用科学方法识别好坏,不盲目听从他人建议。在参赛形式上,他多样化参赛,不仅参加鸽会赛,还参与高端公棚赛和职业化团队赛,不放过任何取胜的机会。
采访结束,笔者认为何志敬具备良好的养鸽条件,但还需有赢得“野心”。这里的“野心”并非贬义,而是成功的关键心理因素,是恒心、信心和决心的总结。在养鸽行业乃至其他事业中,“野心”代表着目标和愿望,体现了人生的自信和无畏,是推动前进的动力。
希望何志敬能再接再厉,让自己的养鸽事业更上一层楼,也希望本次采访能给新养鸽者带来启发。